欢迎来到重庆斗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重庆斗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健康环保 • 持续可靠 • 资质认证

15310924575
023-86370021

返回列表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物频道 > 预防知识

返回列表 返回
列表

什么是鞘翅目大谷蠹

什么是鞘翅目大谷蠹 
  大谷蠹Prostephanus truncatus(Horn)(图一)

  英文名:larger grain borer

  分类地位:鞘翅目Coleoptera长蠹科Bostrichidae

  形态特征:成虫体长3-4mm,圆筒状,暗褐色至沥青色;体表面刻点颇密,被短毛。头与前胸背板几乎垂直,由背方不可见;触角10节,触角棒3节,其中索节(即触角除柄节、梗节及3个棒节之外的部分)较细,上面着生长毛,触角棒末节与其基部2节等宽或稍宽;唇基侧缘明显短于上唇侧缘。前胸背板长宽几乎相等,上面具多数小齿列,侧缘由基部至端部呈弧形狭缩。鞘翅刻点粗而密;鞘翅在后部变得陡斜,形成平坦的坡面,坡面两侧有明显的侧脊。腹面无光泽,刻点不明显,后足跗节总长短于胫节。

大谷蠹

图一 大谷蠹 1.成虫 2.触角 3.成虫头、胸侧面观 4.幼虫 5.幼虫头部背面观 6.幼虫上内唇 7.幼虫触角(1-4仿刘永平,5-7仿Spilman)

  老熟幼虫体长可达10mm。身体弯曲呈“C”型,有胸足3对。头长大于头宽,缩入前胸内;除触角着生处的后方有少量刚毛之外,其余部分光裸。触角3节;第一节甚短;第二节长宽几相等,端部着生少量刚毛和1个感觉锥;第三节短而窄,端部有微刺。唇基宽短,前缘及后缘弯曲,前缘中央消失,两侧密生长毛;上唇大,近圆形,前缘密生长刚毛,中区光裸,侧缘骨化狭窄。上内唇近前缘每侧有3根长刚毛;中区有感觉器2个中排6个,惟有前排的2个感觉器明显远离;感觉器群的两侧各有1个内唇杆状体;感觉器后面有大量后指向的微刺。

  蛹乳白色,随蛹龄的增加颜色渐暗。前胸背板光滑,在前半部约有18个瘤突。腹部多皱,但无任何突起物(瘤、脊尾突等);腹部第1~5腹节背板各有2个褶;背板和腹板侧区的微刺端部不分叉或分成2~3个叉。

  生活习性:成虫钻蛀玉米粒时,形成整齐的圆形蛀孔。当危害未脱粒的玉米并在玉米粒之间蛀食前行时,产生大量的碎屑。交尾之后,雌虫在与主虫道垂直的盲端室内产卵。产卵集中于开始产卵后的20d内。Shires(1980)在32℃、相对湿度80%的最适条件下进行了观察,产卵前期5~10d,卵期4.68d,幼虫期25.4d,蛹期5.16d,平均发育期为35d雌虫产卵可持续70~80d,平均产卵50粒。成虫寿命,雄虫4.7d,雌虫61.1d。32℃下,相对湿度由80%降到50%,平均发育期可延长6d,平均死亡率增加13.3%。成虫羽化之后开始寻觅玉米棒或玉米粒,一粒玉米可被几个成虫蛀食。

  大谷蠹在玉米内的发育比在木薯干内快。例如,在27℃和相对湿度70%的条件下,在美洲3号黄玉米中发育周期为39.2d,在木薯干内为43.1d。玉米粒存在的状态对大谷蠹的侵染有很大影响,若以带粒的玉米棒储存,脱粒之后储存被害明显减轻。在田间,当玉米粒处于变干过程中,水分下降到40%-50%时大谷蠢就开始危害。另外,就玉米来说,不同的玉米品种对大谷蠹的侵染也有影响,硬粒玉米被害较轻,显示出明显的抗虫性。在室内曾用豇豆、菜豆、可可和咖啡豆、硬质冬小麦和糙米饲养大谷蠢均未成功,仅在上述食物上蛀食而不能完成整个发育周期。在软质小麦和木薯干上可以繁殖。

  Shires(1979)研究了温湿度24个组合对大谷蠹发育的影响,证明在22~35℃、相对湿度50%-80%的各种组合条件下均能发育,最不适合的组合为22℃和相对湿度50%,在上述条件下,幼虫期长达78d;32℃和相对湿度80%的组合为最适条件,幼虫期为27d。

  大谷蠹发育的最适相对湿度虽然为80%,但相对湿度的降低对该虫发育的影响有限,在炎热干燥的条件下也能较好地适应。例如,在坦桑尼亚和中非,当玉米含水量低于9%的情况下大谷的危害仍很严重。在中美,大谷蠹很少表现出它的最大危害潜力,其原因之一,就是其他虫种,尤其是Sitophilus属(玉米象、米象、谷象)的竞争限制了大谷蠹虫口的增长。在东非,由于那里的气候干燥,相对来说不利于Sitophilus属害虫的生存(该属几种害虫对谷物含水量要求至少在10.5%),使大谷变成优势种。另外,原产美洲的一种虫Teretrioso ma nigrescens Lewis是大谷蠹的有效天敌。

  经济意义:主要危害玉米和木薯干,也危害软质小麦、花生、豇豆、可可豆、咖啡豆和糙米,对木制器具和仓库的木质结构也造成危害。大谷蠹为农村储藏玉米的重要害虫,很少发生于大仓库中。成虫穿透玉米棒的包叶蛀入籽粒内,并可由一个籽粒转移到另一个籽粒,形成大量的玉米碎屑。该虫的危害既可发生于玉米收获之前,也可发生在收获后的整个储藏期在尼加拉瓜,玉米经6个月储藏,因大谷蠹危害造成的重量损失为40%;在坦桑尼亚,经3~6个月的储藏,玉米被害率达70%,重量损失达34%。

  分布:该虫原产于美国南部,后在美洲扩展。20世纪80年代初在非洲立足。当前分布情况如下:多哥、布隆迪、肯尼亚、坦桑尼亚、赞比亚、马拉维、墨西哥、危地马拉、洪都拉斯、萨尔瓦多、尼加拉瓜、哥斯达黎加、巴拿马、波多黎哥、哥伦比亚、巴西、秘鲁、美国南部(加利福尼亚州、康涅狄格州、得克萨斯州和哥伦比亚特区)。我国还没有分布。  



回到顶部

15310924575

在线咨询

关注我们

二维码